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癌症。但癌症毕竟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需要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有对医学一知半解的恐惧,也有道听途说的困扰,还有人财两空的担忧等等。
“把疾病交给科学,把问题交给医生”,这是西安交大一附院乳腺外科张伟医生曾给一位乳腺癌患者说过的话,作为一名医生,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及温情,医患一起前行在战胜病魔的道路上。
让患者信任医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医患之间的首次接触往往是从医生在门诊接诊患者开始的,医患有效沟通是建立医患信任的有效桥梁。在短暂的接诊时间里建立患者对医生的的信任是开始治疗的第一步,对树立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及后续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张伟医生结合自己接诊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合理分配”医患沟通时间。对于病情复杂一点、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张伟医生就会花时间和她们多沟通一会,多说了一句安慰、鼓励的话。尤其对于一些身边没有适合对象可以倾诉的患者,张伟医生就让自己成为她们可以依赖、信任的“亲人”,疏导患者将思想包袱宣泄出来,去面对、接受下一步的治疗。
一位患者在感谢信中再现了自己在张伟医生门诊就诊时的情景:“拿到不理想的B超结果返回诊室,在诊室当场崩溃,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张伟医生跟我说了很多,我都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反复跟我说把问题留给医生,把疾病交给科学”,并告诉我,如果确诊也不要害怕,乳腺癌现在已经按照慢性病来进行诊治了……并将他的微信号和电话留给了我。一片恍惚中,这些话给了我安慰。”
这些话让患者感受到这个初次见面的年轻医生是一个充满温情、可以信赖的人。所以,拿到确诊结果再一次崩溃的她,现场电话打给了张医生,电话中痛哭半小时……在张伟医生的疏导、帮助下,目前患者正以积极的心态与病魔斗争中。
面对患者的问题,多沟通、多引导
患者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总会提出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肿瘤患者比普通疾病患者更是多了一些忧虑。张伟医生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患者问:我得的是啥病,是几期,怎么治疗,我咋办,是不是活不长了等等。张伟医生会和患者多沟通,把医学专业知识转换成患者能理解的东西讲给他们听。沟通同时,还会考虑患者角色转换及患者家人情况等,使沟通更具针对性。网络的发达,给了患者了解疾病相关信息的渠道,但专业知识点的缺乏,患者容易胡思乱想,带给自己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张伟医生也会建议患者:可以去了解,但还是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作为一名专科医师,张伟医生深知影响乳腺癌患者情绪变化的不单纯是在院看病方面,还有社会面的问题,那就是治疗后患者还需要回归社会。所以,张伟医生也非常关注术后患者心理引导,治疗结束后会告诉患者:你现在就是一个正常人、社会人了,你要去工作……对术后定期来院复查的患者,会使用“你们要定期来看医生,来看看我”等这样的词语,尽可能为患者营造一种贴近社会日常的氛围。
患者的需求是医生努力的方向
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作为女性第二性征的乳房缺失,对女性自信、心理等都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一些年轻患者常常无法接受。乳房再造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乳房缺失给患者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张伟医生曾经主管的一位患者,术前还不能完全确诊乳腺癌,但术中一旦确诊,必须要切除乳房。年轻的患者思想压力很大,她告诉张伟医生,自己不想把乳房全切了。因术中确诊乳腺癌,患侧乳房还是做了切除,但同时也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在术前已经做了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为患者做了乳房再造术,避免了患者一睁眼就要面对乳房缺失的境况。患者对术后效果也比较满意。
患者的需求就是医生努力的方向,作为年轻医生的张伟,希望自己能在科室、前辈的辟护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医学道路上有所超越和发展。
让医生温暖、开心的时刻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一位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家属评价张伟医生“将这三个宝结合的恰到好处”。能被患者认可,是作为医生最想获得的口碑。收到患者的感谢信、锦旗、鲜花时,也是张伟医生感到温暖、开心的时刻。
张伟医生曾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获奖”感言:近日寒风瑟瑟,阴雨连绵,但今日却格外温暖。今晨再次收到了患者送来的鲜花及感谢,我从内心深刻感受到了患者真诚的感谢及内心的开心。无论锦旗、感谢信还是鲜花,都是患者真实的感情流露,这不仅是对医护工作的支持,更是对我们的信任及理解 。交大一附院乳腺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为您(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及规范的诊疗。我们与您(患者)一起携手共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