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医德风尚>>正文
医德风尚
医德风尚

暖心帮助耄耋老人 让爱在医院传递

发布时间:2022-09-08 作者:潘红玲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近日,院领导收到一位92岁高龄患者杨老的来信,在信中老人讲述了自己在医院一次深有感触的就医经历,高度赞扬了我院医务人员肝胆外科减重门诊朱怡凤、门诊部屈阿敏两名同志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医务工作者的理念和精神,并希望将这种精神在医院给予弘扬。

杨老因双臂和胸部出现红色斑点,在朋友推荐下于8月12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由于儿女们有事不能陪同,杨老独自一人来院就医。第一次来我院就医的杨老,对看病的各种手续一无所知。当从其他候诊患者口中得知看自己这种病需要提前预约挂号时,老人开始担心自己没有预约看不成病。这时,杨老在等候大厅人群中看到一位穿工作服的女性医务人员,便怀着试试看的想法走到她跟前,问她能否帮助自己能在当天就诊。面对杨老的求助,该名医务人员二话没说,和杨老一起来到皮肤科门诊说明情况后,杨莹莹医生的一句“可以照顾”,让杨老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

随后,该名工作人员帮助杨老完成挂号就诊,又担心杨老高龄及身体不便,便安排杨老在患者等候区休息等待自己,她一个人完成了缴费、取药后,向杨老详细交代了用药的注意事项,哪一种药是口服的,哪一种药是涂抹的。怕杨老年纪大记不住把药搞混了,便把药分别装在不同的袋子里,再次交代清楚后准备离开。当杨老让她留下姓名和电话时,该名医务人员说到:“不必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些小事,你快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杨老连声感谢,眼睛湿润。

来到门诊办公室,杨老激动地向工作人员屈阿敏诉说了那位不知名的医务人员为自己做的善事,请她一定要找到做了好事不留姓名的女同志。屈阿敏安抚着激动的杨老,告诉他这些小事都是医务人员应该做的。在答应了杨老的这份特殊的“求助”后,屈阿敏搀扶着杨老送到医院门口,挡了一辆出租车并扶杨老上车,嘱咐司机将老人安全送回。

当从屈阿敏的电话中得知帮助自己的那名女性工作人员的姓名和电话后,杨老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这名医务人员——肝胆外科减重门诊朱怡凤,深表谢意。

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革命,在我院的第一次就医经历中,医务人员帮助自己的举动虽然是个“小事”,但在杨老看来“小事”中却蕴含着医务工作者的一种敬业精神,“是身边真真切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杨老也对医院提出美好祝愿,祝愿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在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医院越办越好,名气越来越亮丽。同时,退休后一直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杨老,也希望将这种关爱传递给医务人员的子女,为我院捐赠了自己精心印制的中小学生阅读材料。

面对患者的赞誉,朱怡凤、屈阿敏表示她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朱怡凤说到:一件小事却让老人家惦记了这么久,我非常感动!作为医务工作者,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让病患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感受到温暖,这是我们交大一附院人经常在做的事情。被需要是一种幸福,我很感激我的职业,让我的这种幸福感时常得到满足。老人家的认可给了我更大的鼓励,我将继续努力,始终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

屈阿敏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门诊部是直接服务患者的窗口部门,每日都会接待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困难。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高龄老人,因年纪大、行动不便且无家人陪同,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是门诊人责无旁贷的职责,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对于发生在门诊的医务人员助人为乐的行为,门诊部王瑞君主任表示:交大一附院门诊每日接待患者及陪护人员2万余人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面对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和信任期待,门诊部始终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服务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看病就医体验,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

上一条:感谢,解救患者“身”“心”疾苦的医者
下一条:手术成功,让患者走出“无力行走”的困境

关闭

Copyright© 20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