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医学是最具人文情怀的科学,医学被称为“仁术”,医者被誉为“仁爱之士”,医院是最能体现“信望爱”的场所。为弘扬和传播医学人文精神,倡导医务人员博爱的情怀,践行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职业精神,行风建设办公室搜集整理我院医患之间的平凡故事,汇编推出人文微故事系列,通过小故事感受有温度的医者魅力!
2019年12月17日,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查看会诊患者的病例资料,“廖医生”一声轻唤,我转过头,是一位精神饱满的年轻女孩,穿着红色厚棉袄、戴着棉手套、穿着厚靴子,12月的天气让她的脸颊绯红,但依然掩盖不住她喜悦的心情。我脑子飞快地转动,眼前这位女孩是自己曾经会诊过的病人吗?直到她的母亲随后赶到,我才认出了她。
回忆起半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女孩,躺在病床上的她,瘦瘦弱弱的,眼窝凹陷、颧骨突出,因疾病影响出现吞咽困难,需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但腹胀等耐受不良的情况让营养治疗过程并不顺利。无监测不营养,营养方案的制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将私人电话留给了这位女孩的妈妈和小姨,嘱咐她们如果有肠内营养制剂应用的问题以及孩子出现不适的症状,都可以随时跟我联系。
我会隔三差五地去病房看看女孩,了解营养治疗情况,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营养方案,并和她说一些鼓励的话。女孩的小姨也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可能是怕打扰我,很少会打电话,总是来办公室寻我,每一次的沟通她们都能有效执行。在女孩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下,肠内营养治疗很快达到了全量,营养状况改善后,女孩对治疗的反应性和耐受性也明显提高。病情平稳后,女孩转院继续进行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她的小姨还会定期来医院营养科门诊复诊。
12月的这天,是女孩转院后我第一次见她,长达半年的营养治疗,她不再神情忧虑,虽然天气阴霾,可是她的笑容阳光灿烂。这一次,女孩不再需要妈妈来转述病情,而是自己表述着病情的变化,咨询我关于吞咽困难恢复期饮食的注意事项,她告诉我,她还学会了做饭,想让自己恢复得更快些。
一番愉快地交谈后,我送她们母女下楼,女孩的母亲为我们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