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医德风尚>>正文
医德风尚
医德风尚

【和谐医患故事】医生一句话 患者定心丸

发布时间:2019-07-26 作者: 责任编辑:朱尔曼 点击:[]

医生的一句“安全第一”,让一个面临困境的患者及她的家庭有了主心骨,支撑着他们度过了一段备受煎熬的日子。这句话让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医生,因为他们心里清楚,面前的医生们和他们一样,是把患者生命放在了第一位!

患者李女士今年七十多岁,因肠道疾病住进西安交大一附院普通外科,除了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衰、肺纤维化等多种慢性病以外,患者还患有一种很少见的疾病-喉痉挛。发现该病已经多年,患者曾在多家医院就诊,但截止目前,治疗上没有很好的办法和药物,而且,让患者头痛的是喉痉挛一旦发病,出气、吸气都很困难,也不清楚什么原因会诱发、什么时间会犯病。

因为喉痉挛,会增加手术风险,但如果不做手术,近期因疾病已经消瘦二十余斤的患者,病情也许会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出现无法预知的后果。经过再三权衡,医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手术。

准备手术的当日,因病情需要,术前需要为患者留置胃管,插管时,尽管护士非常小心,患者也在心里一直告诉自己要放松,但还是在插管过程中发生了喉痉挛,患者面部出现了缺氧症状,插管失败。第一时间得知情况后,王曙逢教授在查看患者后马上在现场说了一句:安全第一、手术停止。这句在医院也许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但对患者及家属来说,它表明的却是医生对待生命的态度——生命第一!

面对难题,王教授团队没有想过放弃,而是积极努力再想办法,再次请多个相关科室会诊、协商,并及时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在多个科室的协助下,在医患双方共同努力、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借用患者家属的一句话:王教授他们指引着我们,我们也配合着他们,顺利将手术做了下来。考虑到患者有喉痉挛,为保证安全,术后安排患者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

术后醒来,当知道这是重症监护病房时,用患者自己的话说“快吓死了”,非常害怕,尤其当一位医生用手电筒照自己的眼睛时,也许受电视上类似场景的影响,患者以为自己瞳孔散大了,快不行了……那两天,不时有医务人员来查房,王曙逢教授也来到监护病房查看、安慰患者,患者的心情也慢慢地平复、放松下来。住进监护病房的第三天,一群医生来到患者床边,其中一人附下身子告诉她说,老太太没事,我们现在给你拔管子了。拔管后,老人身体只是稍稍抽动了几下,很快就缓解了。在与患者、家属交流中,当问到拔管时有没有因为担心喉痉挛发作而感到紧张时,患者告诉说,能感觉到医生们的紧张,自己那时反倒不知道害怕了,因为心里一直想着王教授说过的“安全第一”,把自己交给医生很放心。

谈起母亲这次生病住院,患者的女儿动情地说道:母亲一人生病,全家人压力都很大,在最无助时,是王教授他们疏导、安慰患者,缓解家属压力,术后又常常看望,处处为患者考虑,体谅老年人的不容

易,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尤其王教授的那句“安全第一”,成为了全家人心里的支撑,多了一份信心,少了一份担忧。所以,从重症监护病房出来看到王曙逢教授、兰东风医生的第一眼,母亲激动地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正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中,遇到王曙逢教授带领团队查房,王教授富有亲和力的状态,看似很“随意”的交流让人感觉到温暖、亲近。在得知患者昨天晚上已经及时输上血小板后,就像自己有了什么喜事一样,发自内心地说到;太好了,太好了……在查看了患者伤口处的引流管后,再三叮嘱患者、家属:这几个管子一定要保护好,后面治疗还要用,下床活动时千万不能脱掉了,用别针或其他东西固定好。随后,王教授又稍稍附下身子,就像家人对话般温和地对患者说到:老人家,恢复的不错,可以回家了,主要是你的喉痉挛让大家比较紧张。听了王教授的话,李阿姨马上愉快答道:好!

目前,患者已经出院恢复中。

 

安全是医疗工作的生命线,是保证医疗效果的前提,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基石!“人最宝贵,安全第一”,每一位医务人员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留每一个生命,不辜负患者“性命所系、生命相托”的厚望!

 

 

上一条:【和谐医患故事】去医院也不是一件悲伤的事,只因有你!
下一条:【和谐医患故事】一句话、一份情

关闭

Copyright© 20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